type
status
date
Mar 29, 2024 07:57 AM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认识自我就是认识世界
如果说“我是什么”的问题,不能通过“我有什么”来回答;那更加接近正确的答案我猜应该是”我想什么“。
根据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意向性决定了,人类所有的想法都必须指向某个对象。而即使在想象的时候,想象力所构建的对象也必然具有现实基础;比如龙的形象是具有马头,鹿角,牛耳,狮鬃,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点。
不同人的想象方式和基础对象选择更是人类自我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每个人不同的想象力我认为就是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所造成的。
“夏虫不可语冰”,“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大抵都是对此的朴素认识。
但是想要认识自我并不应该需要认识全部的世界,这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我是什么”的问题或许应该用“我爱什么”来回答。因为“我爱什么”也许决定了我们构建自我时采用怎样的想象方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素材。
所以我说,认识自我就是认识世界。
有的人的世界比别人的世界更真实,有的人的自我把别人的自我给吞噬
佛家认为,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主要有六种,也称之为六触,即“眼、耳、鼻、舌、身、意”。这与世界呈现出来的六种形态一一对应,即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眼触是指眼睛与外界色相(如形状、颜色等)的接触;耳触是指耳朵与声音的接触;鼻触是指鼻子与气味的接触;舌触是指舌头与味道的接触;身触是指身体与触觉对象的接触;意触是指心智与法(即各种概念、思想、情感等)的接触。
这六种方式中,因人类自身感官特点前五种需要与外部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步拉近,且获取相应感受的难度也在逐渐递增;比如人的视觉在理想的观测条件下,能够看到大约6400万到3.2亿公里远的恒星;在地球表面,良好视线条件下也可以看到40到50公里远的物体。而人的听觉则最多能听到几公里远,嗅觉则通常限制在几十米内,味觉和触觉则必须零距离才行。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色和声的传播变得极其廉价和迅速,一部联网的手机几乎能让人免费看到听到任何事物。而香味触三者因技术手段和人类感官的限制仍然需要以某种形式的占有为前提才能为人所感受。最后的法境要触达人的心智则需要思考和时间来完成,虽然看似不受人感官有限性的约束,但其实却是感受世界最难的方式。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是法有点类似物理规律,它一直在那里,但是直到牛顿出现,才把万有引力给总结出来。
如果按照以上六种方式来匹配一下当前人们认识世界的情况,就会发现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普通人绝大多数的眼耳感受来自于电子屏幕;鼻舌感受来自于标准化的预制菜和城市绿化;触觉感受来自于礼貌的握手和工业化的商品;至于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周围的世界则更是奢侈。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自我,他们的好恶只能局限于写在DNA里的动物性欲望,无法回答自己热爱什么,因为他们本质上没有丰富的外在世界素材来构建自我。
现代社会劳动分工造成的时间价值差距,体现在空间上就是有的人的世界比别人的世界更真实,有的人的自我把别人的自我给吞噬。
- 作者:Will
- 链接:willtoworld.site/article/b461a1a5-2a6a-4732-b890-d0a2ffa76773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